Lointaine (JSK)-Art Cloumn-

铜板蚀刻的起源-金工工匠

 铜板画的蚀刻技术最早于公元1500年,由艺术家丹尼尔·霍夫(Daniel Hopfer)首次在钢板上进行尝试。这项技术源自14世纪的鎧甲和武器上使用的腐蚀方法。具体而言,是先在覆盖着蜡的金属表面上设计图案,然后再通过酸的腐蚀来使图案凸显出来。逐渐的,时间来到到1520年。佛兰德画家卢卡斯·范·莱顿(Lucas van Leyden)开始使用铜版进行蚀刻,通过对新型抗蚀剂的开发和腐蚀液的改良,创立了铜版画制作工艺的基础。这项技术也在16世纪传播到整个欧洲,并成为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艺术表现形式。

中世欧洲铠甲上的纹样

左《德国三名武装士兵在哈尔巴赫》,丹尼尔·霍普弗绘制,1510年
右《三名女巫打魔鬼图》,丹尼尔·霍弗绘制,16世纪初

为铜版画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画家伦勃朗

 铜版画是一种将墨水填入铜板凹槽,并将其转移到纸张上以进行转印的技术。最主流的方法一共有两种。一种是包括雕版、干点法和深坑蚀刻等工艺,直接在铜板上进行雕刻的“雕刻铜版”。另一种是使用化学药品的“腐蚀铜版”,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蚀刻、腐蚀(制版)法和软蜡技法。这些技法经常被混合使用。
  对铜版画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。而他在《夜巡》等作品中所展现的光影效果也在铜版画领域得到了充分表达。
 伦勃朗自己也制作了300多幅版画。期间他对腐蚀技术的研究、对针刻腐蚀、錾刀的充分利用、对墨水的擦拭效果,以及纸张或皮纸等版画用纸的呈现效果的追求,逐步使铜版画的画面有了更加细腻且丰富的表达。由此为铜版画蚀刻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铜版画《治愈病人的耶稣》,伦勃朗,1649
右铜版画作品《基督被钉在两位小偷中间的十字架上》,伦勃朗,1653年

伦勃朗与扬·吉利斯·范·弗利特合作的拉科齐·捷尔吉一世肖像画

化成星座的雕塑工作室和铜板雕刻工具

 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曾命名了48个星座,再加上从南半球观测到的星座,由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2年采用了88个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星座。而其中有两个星座与雕塑息息相关。这两个星座便是“雕塑室座(玉夫座)”和“雕刻具座”。这两个星座均由是由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·路易·德·拉卡耶所创立。两星座都是在拉卡耶于1756年发表的《皇家科学院历史》中的星图里首次出现。
  “雕塑室座”被描绘成一个雕塑家的工作室,在三条腿桌子上摆放着的头部雕刻、旁边有敲打大理石块的木槌和雕刻刀。“雕刻具座”则描绘了一根丝带系着的雕刻工具,其中包括雕版和针刻腐蚀法用的针。

《波德星图》所收录的雕具座, 约翰·波得,1801

《波德星图》所收录的雕塑室座(玉夫座), 约翰·波得,1801

BACK